|
 |
|
回忆安南小学 南安小学于1939年秋开设在东钱湖畔的许家屿忻氏宗祠内,在此之前,陶公山地区也有几个小型学堂,分别有曹家学堂(又名光园小学),设立在河畔对岸;建进小学设立在大岭墩上的乡会所旁;永德小学设立在许家后弄上山场;四本小学设立在余家岙底的黄泥岭脚下余家新祠堂内;而王家小学设立在王家祠堂的对河岸。我当时是在永德小学读四年级。南安小学一开设,上述几个小型学堂除了王家小学外都并入南安小学里了,因当时南安小学没有设四年级下的班级,所以我就进入了五年级以上的班级学习。 南安小学刚开设时候,到许家屿祠堂的南安桥尚开始建造,开学时桥还没建好,所有学生都是坐渡船上学的。南安桥是当时陶公山乡长忻桂宗先生亲自督造的,南安桥为一座木桥。造桥所用的松木都是从后山上砍伐下来的。 南安小学的第一任校长是卓长春先生,他是奉化人。当时学校中的老师基本上都不是本地人,只有幼儿班的女老师,是本地忻家的媳妇。当时,学校还是比较正规的,实际上已经成为陶公山中心小学。学校设在祠堂内,教室分布在东西看楼。其中,楼下为一二年级教室,楼上是三四年级教室。戏楼舞台后的两个化妆房分别为五、六年级教室,西边是五年级,东边是六年级。在西化妆房的楼下是幼儿班。 学校的操场设在祠堂西边,由农田改造而成这在当时也算是个大操场了,因此,1940年春季还在这里开了鄞县全县小学运动会,我当时参加了团体比赛。 当时的许家屿尚没有居住人家,只有管祠堂的人居住在此。在许家屿山北面原先有一个小酒坊,后来关了,租给人家作为栈房堆放杂物。在许家屿东北头上有一个硝皮厂,做毛皮处理工作,后来不久也被关了。 南安小学不仅教小学生看文识字,还经常作些抗日宣传工作。组织小学生排文明戏,唱宣传歌。到1941年初时,随着日本人临近,学校有两个老师出去参加了抗日工作,一个是美术男老师,叫吴焕。另一个是姓杨的女老师,教语文的,是我们的班主任。南安小学开到1941年4月左右,因宁波沦陷,学校被迫解散,我当时只读到六年级毕业班,只差两个月就要毕业了,只因学校关闭,所以我失学了,不久又复开了。我在南安小学求学时间不长,但它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