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注册会员 登陆论坛 搜索帖子 最新帖子 最热帖子 彩信频道
 
论坛首页忻氏家谱 → 当前帖子
 
题目:范蠡是孤身隐居的,身边并无家人 回复: 8 浏览: 425
^_^!
表情: 作者:忻林 时间 2009-2-17 23:30:21 序号:2516
 
  范蠡是孤身隐居的,身边并无家人

据《吴越春秋》一书∶
勾践二十四年(公元前473年)
二十四年九月丁未,范蠡辞于王,曰:“臣闻主忧臣劳,主辱臣死,义一也。今臣事大王,前则无灭未萌之端,后则无救已倾之祸。虽然,臣终欲成君霸国,故不辞一死一生。臣窃自惟乃使于吴王之惭辱。蠡所以不死者,诚恐谗于太宰嚭,成伍子胥之事,故不敢前死,且须臾而生。夫耻辱之心,不可以大,流汗之愧,不可以忍。幸赖宗庙之神灵,大王之威德,以败为成,斯汤武克夏商而成王业者。定功雪耻,臣所以当席日久。臣请从斯辞矣。”越王恻然泣下沾衣。言曰:“国之士大夫是子,国之人民是子,使孤寄身讬号以俟命矣。今子云去,欲将逝矣,是天之弃越而丧孤也,亦无所恃者矣。孤窃有言,公位乎,分国共之,去乎,妻子受戮。”范蠡曰:“臣闻君子俟时,计不数谋,死不被疑,内不自欺。臣既逝矣,妻子何法乎?王其勉之,臣从此辞。”乃乘扁舟,出三江,入五湖,人莫知其所适。
范蠡既去,越王愀然变色,召大夫种曰:“蠡可追乎?”种曰:“不及也。”王曰:“柰何?”种曰:“蠡去时,阴画六,阳画三,日前之神,莫能制者。玄武天空威行,孰敢止者?度天关,涉天梁,后入天一。前翳神光,言之者死,视之者狂。臣愿大王勿复追也。蠡终不还矣。”越王乃收其妻子,封百里之地,有敢侵之者,上天所殃。于是越王乃使良工铸金象范蠡之形,置之坐侧,朝夕论政。

由《吴越春秋》可见,范蠡与勾践辞别后是只身离开越国的,乘扁舟,出三江,入五湖,人莫知其所适。他的妻、子被勾践收养,并封了百里之地。勾践还让良工铸范蠡的金象,置之坐侧,朝夕论政。可见勾践对范蠡的器重。

表情: 作者:忻正丰 时间 2009-2-23 17:51:04 序号:2521
^_^!
回复内容:
  范蠡,当时的总司令,对吴,越,闽的地理环境相当的熟悉,在越生活工作近40年,要找个地方藏一下,是没问题的。不排除东钱湖就是最初的隐藏地。
他是主动告辞的,必定有详细周密的计划,以及越王对他家人的按排早已了事如神。等过了风头,带家人离开。
按当时的年纪,范蠡应子孙满堂,并已相当的富有。有这么大的资本,为他迅速成为巨富打下了基础。
表情: 作者:忻正丰 时间 2009-2-23 23:09:45 序号:2522
^_^!
回复内容:
  我们的祖先在南安,天台生活,都临海而居,可以晒盐,捕鱼,陶公山忻氏也大都经商,与范蠡有相似处,但我们姓忻,为啥认范蠡为祖。陶公山其他的姓氏好象与范蠡无关。
表情: 作者:忻林 时间 2009-2-24 8:47:33 序号:2523
^_^!
回复内容:
  忻正丰的思考精神是很好的!
我要提出可供思考的是∶
1.陶公山忻氏家谱中并没有认范蠡为祖!而且明代洪武以前只有一位姓忻的人到过陶公山,之前所有的鄞县文献均无忻氏痕迹,这是为什么?
2.都说范蠡相当富有,他的财产怎么积累?怎么转移?要知道那时没有银行,也没有保镖,交通工具也很简单,要搬家就要搬所有东西,大量财宝是怎样搬走的?何况他是隐居?
3.陶公山的其他家族是否与范蠡有关要查了他们的家谱才知道,我打听过陶公山朱家的家谱,可没有见过。
陶公山过去全是姓朱的,这是有文献记载的,后来朱家范围越来越小,现在只有几十个门牌号码,这也是兴衰的过程,而忻氏从一家发展到三千家,现在当地也只有几千人,这也是个兴衰的过程。
而福建南安至今未查到忻氏居留过的痕迹,也是十分奇怪的,希望大家努力吧!
表情: 作者:忻剑峰 时间 2009-2-24 20:13:36 序号:2525
^_^!
回复内容:
  估计是外星人。。
表情: 作者:忻正丰 时间 2009-2-28 12:57:40 序号:2539
^_^!
回复内容:
  陶公山旧称伏牛山,范蠡的故乡南阳也有伏牛山,是巧合,还是范蠡当时把此地当第二故乡,把东钱湖的山称伏牛山,或是范蠡后人知道他的隐居地,作为纪念而命名,以方便后代重返鱼米之乡。我们现在看到的忻氏家谱是残谱,早期记录详系的家谱已毁了,我们不知上面写啥。另外金塘也有两本家谱,忻林先生不知见过吗?
陶公山的陶公是指谁?是那个年代,谁命名的,都是迷。什么是迷,那就是永远不为别人所知的事,更何况文献。
表情: 作者:忻林 时间 2009-2-28 13:27:02 序号:2540
^_^!
回复内容:
  金塘的谱我未见过,你如有可复印出来让大家看看,我所看见的定海忻氏家谱其实也是老三房的谱,老定海的家谱未知。
我们现在看到的忻氏家谱是残谱,但也是清初本家编的,在那时是完整的,即使现在藏在天一阁的老三房谱也是完整的,原旧谱在明代被毁,但估计也不会有惊人的谜,因为始迁的祖是渔耕之家出身,他除了保守一个种族之谜,也说不出很久的族源故事。
从家谱的原序中可见,隐约说了些色目字样,在南安之前源出何处也无线索,所以陶公山忻氏只是全部忻氏的一支,其他几支的来源正需要我们去寻访,如杭州的宋代忻氏,河南长葛的忻氏,谜并不是都是永远不为别人所知的事,有些历史之谜随着各种证据的出现会解开的,当时的司马迁只听说秦始皇墓中有水银之海,但他不知道墓外还有兵马俑,而我们现在知道的兵马俑比他知道的多,时间给我们遗憾,也给我们幸运,有些谜这几代人不知道,后几代人会弄清的,我们就努力弄清可弄清的吧。
全国各地伏牛山不少,而纪念范蠡则蠡湖的地方和山也不少,但并不能说明范蠡当他们是第二故乡,至于后代什么的,更要有证据才行,几千年来拉名人当祖宗的事不少,现在为了开发旅游点不是都在抢名人吗?
中国历史是以大量古文献和出土文物印证的,不是想象二十个可能来确认的,有一个文献记载也只是个孤证,不足为信,这是为了实事求是,不是为了什么虚假的耀祖光宗。
表情: 作者:忻正丰 时间 2009-3-2 22:26:58 序号:2548
^_^!
回复内容:
  我也是在沪的陶公山忻氏后人,金塘的家谱我也没见过,只是前几年在报上看到的,有空我也想去看看。
色目人在唐朝已有其称呼,是对少数民族的统称,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外国人一样,没有特别说是哪国的。元朝对除蒙古人以外的西北各少数民族总称为色目人,同时,也把汉人中“姓氏稀僻”的归入色目人,可见忻氏是姓的人少而色目,而非少数民族。
历朝历代,将名人认祖宗的比比皆是,我们后人确实应实事求事,没有证据不下结论。但范蠡确实为越国的复兴作了巨大的贡献,40余年,对浙江的山山水水,一草一木,烂熟于胸,浙江不是他故乡吗。
表情: 作者:忻林 时间 2009-3-10 8:15:05 序号:2582
^_^!
回复内容:
  汉人是个不定概念的民族,也是一个杂交民族,所以人人都可自称汉人,也可以“汉”包括天下人,类似现在以“华人”取代“中国人”。
而色目人即大多是西域民族的人,也有欧洲人,如有所谓的汉人,我认为也不是纯种的汉人,而是民族融合中的有汉血统的一支。据说色目人有三十一种,我会查一下再告诉各位的。
姓氏稀僻也只是一种说法,同样,中国的姓氏有各种来源,好多姓都是稀僻的,但并不是西域人。
据明代古姓氏书说,“忻氏源出天水”,但“天水”是指秦始皇年代的三十六郡中的天水郡,还是后来汉代以后的甘肃一带天水的地方,这是要考证的,现在没有找到这本书中所说“源出天水”的出处!
就范蠡而言,他本身的历史也有疑点,更何况在浙江、鄞县、东钱湖的千年文献中从无记载忻氏与范蠡的因缘,突然有本家谱说有关系,这就要好好研究了!
 
表情
插入
上传
内容
  请注意:本论坛设置游客不能发帖子。回复帖子
Copyright © 2006-2008 *中国忻氏网* All Rights Reserved 【☆☆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