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注册会员 登陆论坛 搜索帖子 最新帖子 最热帖子 彩信频道
 
论坛首页忻氏新闻 → 当前帖子
 
题目:漳州的穆斯林 回复: 0 浏览: 327
^_^!
表情: 作者:忻林 时间 2009-4-13 21:51:58 序号:2741
 
  漳州的穆斯林
有关漳州的穆斯林,志书从来未曾提及。而研究福建回族史的重点,也都集中在海丝绸之路的起点——泉州,完全没有关注到近临的漳州。在本世纪初二三十年代,曾在漳州中学执教的翁国梁先生深入漳属各县调查,著有《漳州史迹》一书,第一次向世人披露漳州穆斯林概况。尔后,就再也没人涉足这个领域,使得漳州穆斯林在福建回族史上,至今仍是个空白。
  据有关史料及实地调查资料:漳州穆斯林的来源与泉州穆斯林来源大致相同,早在唐、宋即有蕃客(色目人)来此。元代来此的色目人可分为“回回田地里”和“忻都田地里”。前者指阿拉伯半岛、波斯湾沿岸和非洲东北部的广大地区;后者指印度次大陆。由于“忻都”人不一定都信仰伊斯兰教,因而其较早同化于汉族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,故也难辨其来源,但其对漳、泉汉族的贡献也是不小的,所以本文也将稍提及些。
  一、唐、宋时期进入漳州的穆斯林,大多与当地人通婚,其后裔成为“土生蕃客”。其主要姓氏有
  1.康姓。据《漳州图经》记载,早在唐嗣圣年间,①就有胡商康没遮到漳浦温源溪,投钱洗浴的记载。今漳州地的康姓主要分布于九龙江下游的龙海市紫泥镇境内。
  2.洪姓。据《台湾区百大姓源流简介》云:“据洪敏麟洪氏渊源:汉末共普避祸,远徙西域敦煌,改姓洪氏,与塞外诸族共聚,弃文尚武,几达千载之久,族人遂以‘敦煌’为郡号。迨宋朝时,洪士会复还中原。真宗时,洪仁遂为长泰知县,派裔传衍闽省,奉为一世祖,后裔洪原璋移居漳浦,是为车田下营始祖。”龙海市的九湖镇林下村,芗城区芝山镇的林内路口社,均有其衍派。
  3.丁姓。漳州丁姓甚少,主要分布在龙海市、诏安县沿海。龙海白石丁氏以唐承事郎丁儒为一世祖。
  4.郭姓。南宋郭瑶(仁静)由莆田魏塘(该村已恢复回族)分居漳州城南龙骇瀛,其后裔分迁九龙江沿岸地区,主要村落有华安县岱山,龙海市的蓬州、玉江、芦州、林下等地,人口众多。岱山村至今仍保留一座完好的宋苏州知府祖墓,其墓碑是典型的莲花云烘托圆月。芦州村至今仍保留春秋二祭,祭祀菜祖的习俗,殓殂风俗到抗日战争时才废。
  二、元代回族穆斯林情况
  1.据《东山县志》记载:元至元中期,东山岛北隅(今铜山古城东北附近),有金、丁、马、铁4姓20余户聚居业渔。②
  2.郭姓。清漳儒学教授,莆田魏塘郭廷炜及兄长廷熖的后代分居漳州,主要分布于龙海市郭坑、紫泥、浮宫三镇,人丁非常兴旺。仅浮宫一镇,就有43社半。
  3.苏姓。据泉州《苏氏至大之变逃窜始末》云:元成过大德七年癸卯,因例报富户领解泉州府三县丁粮银五千一百八十两到京……行至扬子江被盗劫杀,俱死无回。武宗至大四年辛亥,正月十五日,官府到庐追获、批销,……唐雄逃龙海虎渡,分居太江;唐能逃漳浦佛潭桥。③
  4.马姓。原聚居区多在华安县境内。1979年马坑乡开公路时掘出长54cm,宽50cm的阿拉伯文石刻。马坑乡元代为马姓所居,现已无马氏居民,传闻曾受兵扰,或遭杀戮,或窜逃他乡,不得其详。据当年在马坑乡插队过的吴惜菲女士回忆,马坑、高安一带仍有石雕云烘托圆月墓存在,文华小学就有一碑铺于路。马坑虽地处偏僻,但靠漳平永福的山上有一古银矿遗址,据说是宋代炼官银的,作坊在永福。由于元代漳州畲民屡次造反,马氏很可能是银矿戍卒的后裔。
  5.白(陈)氏。前述诸姓,大多是常见的回姓,由于分散于农村,已相当汉化。但是城区陈林王等姓和近郊的黄姓迄今仍保留殓殂习俗,与前述诸姓及泉州回族主要是丁、郭、金、马、铁、蒲、夏、葛、杨、黄、米、闪、林、李、苏等姓也大不相同,这是个极令人感兴趣的问题。
  民间自古有白、丁、金、马、郭五姓联宗的传说,1975年旅菲华侨成立清真五姓宗亲会。近些年台胞携带族谱回漳寻祖,谱中载有《汾阳王与清真五姓联宗》一文,其内容可供参照。
  福建回族是认同于平定安史之乱。威震中原的以郭子仪为首的具有回纥、突厥血统的唐军将领。当年入中原的回纥、突厥后裔,还创建了五代唐,五代晋和五代汉三个王朝。然而,漳州地区同泉州地区一样,迄今未发现有白姓穆斯林。龙海市石码及诏安县四都镇仅有少量白姓汉族分布。作为清真五姓之一的白姓从漳泉全部消失是一种不正常现象。漳州市区迄今保留回俗的陈姓有助于解开此谜。
  唐林宝《元和姓纂》云:“万年陈,隋利州总管陈永贵本姓白,隋初改姓陈氏。”白永贵是突厥人,隋初因功封北陈郡公,可见白、陈是可以通用的。白元光亦是突厥人,若循此例,其后裔自然也可姓陈。漳泉陈氏有三大来源,一为五代清源节度使陈洪进,其先临淮人,故与白氏无关。二为族谱所云唐玄宗朝太子太傅陈邕,乃“京兆万年人”,因而此支本为白姓。第三为唐武后朝鹰扬将军陈元光,河东人,有鲜卑血统,本与白姓无关。但清乾隆二年,漳州知府童华根据明末清初流行于漳泉的晋江《龙湖谱》撰写的《重修威惠庙碑记》云,陈元光后嗣“至(唐)元和十四年,始易他姓。”④由于事过境迁二百余年,已无法阅读到族谱原貌。但由此官方碑记,可以推论龙湖陈氏乃由他姓所易。至于由何姓易回,还需研究《龙湖谱·陈元光传》。传云:“元光复疏山林无贤,而部曲子弟多有才干。朝可其请,遂授部将马仁等为司马筹职……。”马仁是全传中唯一提及的人物。马仁何许人,地方志皆不载。不过正如前面所述,华安马坑、东山铜山元代均有马姓回族居住,明初才大量消失。漳城东门外有马公庙,民间传说是供奉马仁的,但马公爷又称“马王”、“马祖”、是马的守护神,故马公庙又称“马王庙”。台湾台南市的马公庙,早先也是称“马王庙”的。《台湾府志》说,马王为天驷房星之种,《燕京岁时记》云:“马王者,房星也,凡营伍中及蓄养车马人家,均于六月二十三日祭之”。这些习俗在漳台两地都是一致的。由于台湾汉族大多数是明末清初由漳泉大规模移居台湾的,其供奉的神祗均来自大陆,因而由台南的马公庙史推测,将马王庙称为马公庙,其上限不会超过乾隆年间,这与清朝雍正年间地方官员禁止回教是基本一致的,马公庙供马仁是一种牵强附会。从马仁墓碑及马公庙史看,不排除马仁是回族穆斯林的可能。所以龙湖陈氏所尊的陈元光实际上是白元光的化身。
  6.西域穆斯林金吉将军在元文帝至顺三年(1332年)奉敕所率之“合必军”(大多是波斯穆斯林)3000名兵卒,来福建镇守泉州路。至正十七年,什叶派以义兵万户赛甫丁·阿米里丁为首夺逊尼派的权,控制泉州,包括市舶权。至正二十二年,逊尼派以那兀纳为首反攻,杀阿迷里丁,剩其党羽。至正二十六年,什叶派以金吉为首协助陈友定杀那兀纳,掘逊尼派墓,夷平逊尼派的寺院和住宅。连年的战争,泉州已非昔日繁盛的贸易港,凡有能力的穆斯林商贾纷纷离去,至明兵入泉,穆斯林所余者皆为中外通婚的后裔,为了避免不测,也都隐匿于穷乡僻壤,高山远海,改名换姓。亦思巴奚动乱,殃及泉州、兴化、福州三路,唯沿海城市漳州未被波及,这对于在多次为行省驻地的泉州经商、入仕的回族穆斯林来讲,应是最佳逃难去处,这点为多年来研究福建回族史的专家所忽视。
  当年陈友定破泉州后,大量挖掘逊尼派墓碑修筑城墙,故泉州地区完整保留下来的回墓很少。在原晋江县境内,仅陈埭和郭坑各保留一“月亮墓”。陈达生《泉州伊斯兰史略》云:“近十年来出土的伊斯兰石碑,大多属于十三至十四世纪穆斯林的墓碑、墓盖石和墓葬的挡垛石刻等。……碑上的图案除阿拉伯几何、花卉图案外,最典型的特征是雕刻云纹烘托圆月的图案,有的月盘内雕刻阿文。⑤而在漳州地区至少在明宣德年间以前,回族穆斯林仍在修建“石筑云捧月”,迄今九龙江两岸仍有不少遗址存在,即是明证。
  漳州穆斯林能在元末避免被杀戳,与漳州路达鲁花赤合鲁温·迭理弥实有关。迭理弥实,西域人。《元史》称其为回回人。其后裔解放后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推荐,识别为蒙古族。所以迭理弥实是来自西域的蒙族穆斯林。至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,四十岁时“至京除福建行省理问官价转奉议与福建行省平章燕只不花同赴任。”“居三年(至正二十五年),除漳州路达鲁花赤阶亚中大夫。时有定据闽,民苦其朘剥,曰吾受千里生人之寄,宁忍坐视不加恤乎”,保护了由泉州逃难而来的穆斯林。洪武元年正月,明军入闽,各路望风而降。唯招谕使至漳,迭里弥实“乃治厅事,具公服北面而拜华,引斧砍其印文,又大书手版曰大元臣子,即入位端坐,拔所佩刀,剌喉中以死……时郡民相聚哭庭中,敛其尸葬于东门外。”⑥迭理弥实效忠入元,自杀成仁,使漳州各族人民免遭一场劫难,不愧是蒙古族的骄傲,也是漳州穆斯林的骄傲。时元潮州路总管西夏裔那木翰(王翰)惊闻恶耗,作《挽迭漳州》云:
  黑云压城天柱折,长烽夜照孤臣节。
  剑血飞丹气夺虹,银章解手纷为雪。
  丈夫顾义不顾死,泰华可摧川可竭。
  蕉黄荔丹酒满堂,千载漳人酹呜咽。
  明漳州府后为迭里弥实立表忠词。
  三、明初,由于朝廷厉行海禁,由泉州逃难而来的以经商为主的穆斯林没有什么发展机会,主要在九龙江沿岸从事农渔牧生产
  此时漳州的对外贸易处于非法走私阶段。由于嘉靖年问的倭乱,迫使明廷于隆庆元年开放海禁,月港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港,对外贸易非常兴隆,夷船前来贸易者不可胜数。据张燮《东西洋考》云当时“澄民习夷,十家有七”。明万历二十六年广西桂平人龙国禄知海澄县(今属龙海),在月港港口修建清真阁,这是漳州志书上唯一记载的清真寺。可惜该寺于天启七年,毁于郑芝龙手中。
  明代漳州回族穆斯林继续往南扩散迁移,如诏安县五显街的蒲姓,据《诏安蒲氏家谱》的《河东世谱引》记载:“相传始祖由泉州分派,来居漳州漳浦县沙岗村。”诏安蒲氏的一世祖蒲达叟,于明末从漳浦沙岗村迁居诏安梅州村。清康熙十九年,蒲达叟的第三代孙才从梅州迁入诏安县南诏镇五显街一带经商、定居。郭姓到清初已是诏安北关旺族,以经商为主。同治四年三月初六日,太平军破北关,陷诏安,郭姓伤亡惨重,至此一蹶不振。
  四、漳州回族穆斯林的特点
  漳州回族按原经济来源可大致分为二类。一是唐宋来漳经商、出仕的穆斯林及元末从泉州逃难而来的穆斯林。二是元代穆斯林戍卒后裔,漳州在元太祖、元顺帝二朝,都爆发过大规模畲民起义,平乱后多戍战略要地并与土人婚育,从事农业。典型的如华安的马坑马氏,漳州浦南的白(陈)氏,这部分人与畲、汉矛盾较深,所以元末受害也较大。
  从分布情况看,在漳州北部,主要分布于九龙江两岸,尤以原海澄县境内为多,基本遵循“真主的宝座在水上”的《圣训》,沿江、海居住,善修水利工程,善养母鸭(金定鸭)而著称。在漳州南部,则聚居于县城从事商业活动,山区县份极少分布。
  五、连年战争毁灭了漳州回族穆斯林社会
  元末泉州由于遭受亦思巴奚动乱,导致漳州港口一度繁荣。明洪武初漳州通判王祎《临漳杂诗十首》云:“奢竞仍民俗,纤华亦土工。”“近岁兵戎后,民风亦稍衰。蕃船收港少,畲酒入城迟。”大致反映了元末漳州回族社会的风貌。从泉州逃入漳州的穆斯林具有很强的经商能力。在历来重本轻末的漳州,如果没有这样一批素质良好的族群,月港能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不可想象的。明万历中的清真阁的建造,标志着漳州回族发展的新阶段。
  明嘉靖、隆庆的倭乱,使漳州人口锐减过半,但回族同胞由于建造了许多土堡、土楼等,顽强的生存下来。据明万历年元年《漳州府志》统计的数据,龙溪县境内的27座土堡,就有白石土城、流传土围、玉洲土城、官埭土楼、上坪土楼等属于回族穆斯林。天启七年(1627年),郑芝龙焚月港清真阁等祠屋千余间,掠儒山,还寇九都,月港遂走向衰败。
  从清顺治三年到康熙二十二年,在漳州境内展开长达38年之久的郑成功父子抗清的拉锯战。漳城、海澄、铜山等城寨数度易帜,仅顺治九年三至十月,郑成功围漳城,“城中被围日久,斗米值五十金.食人炊骨,死者七十余万人。⑨整场战争,军民伤亡难以统计。郑氏抽沿海回族穆斯林从军,部分又东渡台湾。从顺治十八年到康熙十六年长达16年的迁界之害,使多居沿海地区的穆斯林首当其冲。《丁氏古谱》序中多次提及这场战争的灾害。连年的战争使漳州沿海经济遭到彻底的破坏,以经商著称的回族穆斯林经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。
  对漳州回族穆斯林经济的最后摧残是同治三年九月到四年五月,太平军同清军在漳境激战9个月,除海澄县外,各府、县城均被击破。岱山村郭姓参加太平军,竟遭清军屠村。
  抗日战争时期,由于厦门沦陷,漳州经济一片萧条,民不聊生。延续数百年之久的殓殂之风大部中断,成为少数富户的一种侈俗。
  六、穆斯林遗风。漳州现今虽无本地回族穆斯林,但穆斯林后裔甚众,故漳俗回教化甚浓。略举如下
  1.面纱。据《龙溪新志》云:“吾邑旧俗,凡妇女出行,须穿浅蓝色阔袖衫,头蒙一杂色布帕,使人不得见其面,盖朱文公治漳时之遗制。民国初乡间尚多见。黄子寅清漳竹枝词:‘花卉千般错绣文,盖头纱帕白罗裙。海滨邹鲁今犹昔,不见巫山一段云。’即指此”。⑩
  2.殓殂。“大敛牡丹花,小敛麻茶抓”。城区陈、林、王等姓及北郊北斗村(黄姓)仍保留以白布缠裹尸身的习俗。北斗原有一门石雕云烘托圆月墓,下横刻一种文字,“文化大革命”中毁。
  3.禁食猪肉。漳境回族穆斯林基本汉化。闻南靖县境内尚有一村庄,有十余户人家,信奉清真教,不食猪肉。
  注:
  ①漳州旧志书多将唐武后朝称为嗣圣年间,故不书公元年份。
  ②1993年《东山县志》大事纪。
  ③《泉州回族谱牒资料选编》。
  ④乾隆二十七年《龙溪县志·艺文》。
  ⑤陈达生《泉州伊斯兰史略》、《宁夏社会科学》86年第4期。
  ⑥明万历癸酉《漳州府志》卷11。
  ⑦明崇祯《海澄县志》卷13。
  ⑧王祎《王忠文集》卷2。
  ⑨乾隆二十七年《龙溪县志》卷20。数字有夸张。
  ⑩民国34年《龙溪新志·轶闻》将面纱称为朱文公帕,同“月亮墓”和殓殂解释为有钱人家习俗,实为误解。
没有回复帖子
 
表情
插入
上传
内容
  请注意:本论坛设置游客不能发帖子。回复帖子
Copyright © 2006-2008 *中国忻氏网* All Rights Reserved 【☆☆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