忻氏一百问(十五) 忻剑飞——烽火硝烟里的巾帼坚兵 出生于1920年2月的忻剑飞老人,家住东胜街道泰和社区,是土生土长的宁波东钱湖人。至今耳聪目明、思路清晰。 1943年,忻剑飞加入了由谭启龙、何克希统领的浙东新四军三五支队。当时在施公山教书的她承三北游击司令部政委谭启龙看重,直调到余姚梁弄纵队司令部所在地任会计工作,佩戴防身手枪,与司令部通讯员一道同日伪军周旋于崇山峻岭之间。她还与“浙东刘胡兰”李敏烈士、兰若英烈士等有过兵事接触。 由于事务繁多,忻剑飞经常废寝忘食地工作,在战争中多次不顾个人安危,舍命保护金库。1944年,一次敌机轰炸击中了宿舍,烈焰瞬间吞没了存放于房内的银洋、金条、账簿,忻剑飞冒死冲进屋内,拼命抢出来。被政委谭启龙知晓后嘉奖,亲自授予二等功一次。此后的解放战争期间,由于她认真负责、廉洁奉公,再次被政委谭启龙授予三等功一次。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,日寇不定期对余姚梁弄根据地进行扫荡,实行“三光”政策,曾使多少家庭惨遭毒手。用忻剑飞的话说,“掩埋好同伴的尸首,擦干身上的血迹,又展开生死鏖战。”她的丈夫赵震翔,1942年加入三五支队担任团长,1947年经苏皖边区政府副主席方毅批准,俩人结为夫妇。 忻剑飞至今仍然保存着抗日期间缴获的日军毛毯。那是当年部队从日军仓库里抢出很多毛毯,因缴敌有功,部队奖励每人一条,婚后她和丈夫共拥有一模一样的两条军绿色毛毯。如今其中一条由四川的小儿子保管,另一条则长伴忻剑飞身边。在抗战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,忻剑飞慷慨地将这条有着70年历史的日本毛毯,无偿捐赠给区档案局,区档案局为此专程到其家中拍摄了纪念抗战胜利专题纪录片。 1945年日军投降,国共谈判失败,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,部队奉命北撤山东。当时浙东新四军三五支队鞋厂、被服厂全部撤消,女同志几乎全被遣散或安置,随军北撤仅有十几名女同志,而忻剑飞正是其中之一。背负着部队赖以生存的金条、银洋、钱币、账簿,自己背包打好放在司令部随军马背上,踏上血雨腥风的征程,徒步在前有日伪军堵截、上有敌机轰炸、后有国民党军追击的路途中,日夜兼程、爬山涉水,奔跑于崇山峡谷间,投身于激流飞涌的河道中,渴了饮污泥浊水、饿了吃冷硬发霉的高粱窝头,从余姚梁弄出发,横跨数省,辗转走到山东临沂。 此后,忻剑飞参与了豫东战役、淮海战役。“只有亲历战争的人,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和平的珍贵。”忻剑飞回忆艰难岁月感概地说。 (宁波日报 王博) 
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 
谭启龙办公地 
谭启龙司令 
李敏烈士 
浙东抗日示意图 |